平台入口

第二届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医工论坛在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成功举行

创建时间:  2020-11-17  孙湛蓉   浏览次数:   返回

为了更好地推进医工交叉学科的创新、融合与发展,构建医研企协同创新体系,11月15日,由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主办、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医工论坛在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隆重举行。本届论坛聚焦生物材料、智能医学、医学影像三个方向,共同探讨医工交叉在老年医学、公共卫生、医学工程三大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未来合作。本次论坛线上线下同步进行。



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副董事长、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经理汪小帆,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公司党委书记竺剑、副经理姚萱,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钱伟长学院副经理李颖洁、张博锋,上海全景医学影像集团总裁居培明、副总裁兼上海中心总经理杨扬,以及来自太阳成集团tyc7111cc9个学院、各附属医院,6家上海市三甲医院从事医工交叉研究的150余名科研学者、医疗专家出席会议,并邀请四位来自国内外的医工交叉领域专家,为大会作主旨报告。会议由姚萱副经理主持。

汪小帆副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,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医学学科的发展要聚焦高质量、对标高标准、办出高水平,做出上大特色。他强调了“交叉”对于推动医学、工科发展的重要性,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,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坚持对标985高校,促进大学之间交叉融合。希望在学校、附属医院、附属中心的共同努力下,加速推进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医学团队建设。



开幕式上,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与全景医学影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。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与全景医学影像联合成立“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全景智能影像研究院”,在徐汇、虹口两区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挂牌建立“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”。



全景医学影像居培明总裁做表态发言,此次合作将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为依托平台、整合利用全景医学影像的优势,双方携手探索精准影像智能诊疗为核心的学科共建机制,开启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。



会议现场还举行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医工交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任仪式,特聘研究员代表杨帮华教授发言表示,未来将同大家一起致力于医工交叉领域的发展,共同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医学团队建设和未来发展出谋划策。


学术交流环节,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航榕教授就“纳米生物材料功能化构建与疾病诊疗研究”作报告,报告围绕着课题组在基于无机、有机、无机复合纳米生物材料的功能化构建与疾病诊疗相关的研究积累,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结合纳米生物技术与化学手段,利用外场刺激(如光、声、磁等)所开展的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纳米生物材料的组成、结构设计并用于肿瘤精确诊断与协同治疗等研究。天津大学明东教授通过线上会议平台作题为《无创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》的报告。他总结了有创脑-机接口和无创脑-机接口发展的共同趋势,从基本框架、编码范式、解码算法、硬件平台等方面梳理无创脑-机接口的发展历史,介绍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在无创脑-机接口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关存太教授带来题为《“医工交叉遇见脑机智能——深度学习和脑机接口在卒中康复的最新进展》的线上报告。他介绍了智能深度学习和脑机接口在卒中康复的最新进展,并回顾了各种针对卒中康复的BCI系统的方法和临床研究,展示了初步研究成果,同时探讨了一些可用于运动康复领域未来研究的设想。上海交通大学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附属新华医院王辉教授对“核医学新进展”作了报告,介绍了核医学科设备和放射性药物方面的巨大进展,SPECT/CT、PET/CT和PET/MR等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,在肿瘤治疗,特别是对诊疗一体化,临床应用发展较快,放射性药物在肿瘤及脑研究诊疗一体化上,将在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。



下午的分会场分别邀请了生物材料、智能医学、医学影像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,内容涉及纳米生物材料、脑机智能、分子影像等方向,报告内容丰富,专家们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深度对话,学术氛围浓厚。

此次医工论坛聚焦领域前沿,特邀国内外医工交叉领域的专家学者,从不同学科视角畅谈医工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发展最新动态,对开阔视野、拓展学科知识、提高专业能力以及指引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未来,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还将进一步推动医学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,搭建学术交流和共商合作的平台,助力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建成世界一流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。(撰稿/摄影:李珊珊)



上一条: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教师党支部召开“学全会精神,做岗位先锋”主题党日活动

下一条: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成立研究生党支部